close
這兩個星期有氧這樣跳下來,感覺身體的狀況確實有比較好一點。
自己的運動量算少,羽球+有氧+瑜珈,最近趁羽球的空檔又加上了十來分鐘的跑步,雖然離醫師們所建議的333目標還有一大段距離,不過至少有在流汗有在動,髒東西有排出體外,人就會顯得比較精神,體內環保,血路和胃腸也會比較順暢。
會想運動,主要目的有二,一是促進新陳代謝,二是抗老化,減不減肥倒是其次,有最好,沒有也罷。那天看雜誌寫的一篇關於運動的文章,自己也頗為認同,它說抗老化的運動可分成四種:
1. 持續的心肺運動(跑步)
2. 強烈的區間運動(有氧)
3. 瑜珈
4. 重量訓練(這個沒去健身房沒辦法,只能在家裡舉重)
跑步是最單調無趣的運動,需要搭配上一點音樂的調劑和節奏才能跑得完;羽球和桌球雷同,玩到某一種能小小控制球路的程度就會覺得有趣,向高手挑戰摸索自己的缺點,和程度相當的球友相互砌磋讓這些動作做得更穩,最後再嘗試進步漸漸觀察他人的弱點;有氧的流汗c/p值最高,也是最需要讓自己四肢包含軀幹同一時間到位,卻同時發現自己居然是肢障的一種運動;瑜珈旨在練心,但外在的拉筋、伸展,也讓日常生活中的許多動作做起來更加輕鬆;重量訓量主在塑型,將每塊肌肉練到它該到的地方,整個身材就會顯得好看很多。
看起來自己多半是做到了,不過重點在於持續力。以後去台北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這麼運動下去,希望還是有囉!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