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照片,能說些什麼事情?

拍照拍到最後,應該能體會一些比較深層的東西,而不單只是一個表情、一個風景。攝影的好壞難評,其實就和做人一樣,你做一些事你說一些話,便映照出你這個人的個性是如何。同樣的,你拍照片角度、對作品的取捨,便顯現出你看世界的觀點與多少的生活歷練。

器材永遠只是輔助工具,是死的;真正觸動、選擇、判斷的終究是人的心,帶領著人的眼去細看這個世界。醜陋的、美麗的、動人的片刻,印記在底片中。

說攝影是心的反映,我相信!*人生是怎麼回事,很多時候並未有清楚的藍圖,但我知道,我這一生大概都不會選擇順遂的路。
*選擇誠實面對自己的心,走自己的路。
*我的攝影是要表達人的內心,更深層的、具象徵意義的內在。
*有了人生歷練,再嗣嚼其中精義,更有感觸。
*閱讀的時候,感覺像是在證明自己--證明我的想法是對的,讓我更清楚自己。
*因為我們在同一個頻率上,所以能溝通。
*大量閱讀、從各個領域去吸取知識,就是要去印證我們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找到共鳴。我想這是閱讀最大的意義。
*不要浪費時間看不好的東西。
*一個剛起步的藝術家,一定要常看一流的藝術作品,才能提高自己的眼界。
*傑出的作品之所以令人感動,正是因為攝影家背後有一份對人的關懷,和發自內心的愛。
*美化會打動觀者的心,因為這當中蘊含著創意。
*每個人都非常「真」,完全沒有裝飾。看這樣的照片,會讓人感動、思索。
*看一個人的照片,就知道他心有多大。
*讓被拍攝的對象感受到你對她的愛,她才可能釋放自己的感情投入,回應你。
*人是很敏感的,只要短短幾秒鐘或幾分鐘,你們之間就能建立起一種友善的交流。
*從很多的細節去看每一個人的特質,小小的一個動作,我會看到他的過去、背景、然後,觸動。
*在一流的環境,學到的是一流的本事;在三流的環境,就只能學到三流的本事了。
*剛開始學攝影的時候,應該去多看看別人的東西,多思考,然後最重要的,還是要累積自己不間斷地對影像掌握的經驗。
*越有韻味的作品越需要放大來看、再三咀嚼,而不是在觀景窗中一決生死。
*集中表現這個部分,把它影象化,拍的是五減二之後的三,這才是你自己的風景。
*Less is more,通通都給,觀者會不知道你要給的究竟是什麼。
*極簡不是空洞。減法其實是一種「用心」,而不是隨意亂減。減法是貫踐生活美學的一條路。減法讓彼此都有了空間。
*一個人心靈有太多東西的時候,其實什麼也體會不到。簡單的時候,我們的心才活在一個更大的空間。
*攝影簡單來說,就是光和影的學問。
*我喜歡用明暗的強烈對比來塑造一種張力。
*距離的遠近,時間的遠近,都能告訴我們一些真理。
*所以一個人要拍人像,如果自己沒有先累積人生的歷練,是很難進入對方的內心的。
*電視的常識、資料通常是很紊亂的,而且太多廣告了,讓人無法專注。
*我們是怎麼樣的人,自然的,我們就會走上反應我們自己內心的路。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tna 的頭像
itna

小武新聞台

it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