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其實台灣的知識份子,用一個台灣最通俗的話來說,就是『發誓給別人死』……包括你我在內的知識份子,通常還是……所學是用來掠奪而不是奉獻的,所學是用來指責別人而不是用來反省自己的,所以……有時候覺得寫一個東西來自己看透自己也不壞……」吳導如是說。

最後的結局有點震撼,激烈的程度在我意想之外不禁讓我感嘆,人真的要謹言慎行,在氣頭上的衝動會誤事,小小的復仇舉動有時卻會帶來一生的懊悔,那就不值得了。我想最後那小段是導演將故事拉回來,讓結尾不至於太黑暗。

片中姊妹的衝突和差異表現在言語上,一個是英文,一個是台語;一個總是效率、薪水、成長、資金到位之商業語言,一個卻是本分、責任、清水老家、姑姑父母等傳統觀念,有禍姊姊扛,好處妹妹嘗。以至於看到最後會覺得不忍心,也是由於這一點一滴情緒的累積,那一句「你再怎麼不好,在這個世界上最少最少還贏我一個」,令我聽得為之鼻酸。

我很鼓勵平常忙碌的白領階級放下NB與手機,買票進劇場去看戲,看看舞台上這些反諷的角色人物裡,有沒有幾分樣,也像平常的自己。讓自己平常被工作壓力壓得偏頗的內心天平,稍稍能回歸一個比較靠近人性的距離,出現一些反省的聲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t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