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看到安娜的身影,我直覺認為她就是馬蒂(傷心咖啡店之歌)小時候,反叛但自主,說話的冷調,那種輕忽、嘲笑世間價值觀的模樣,超手生理年齡的心智,看清一切事情的真相,如出一轍。

翻譯得很好是這本書的特點,是我至今看過最好的一本翻譯書,其他如註解什麼都解釋得很清楚,當然,書本身主題也很吸引人。

如果你生了一個小孩不幸患了絕症,在必須輸血,甚至器官移植的情況下,為了避免等待或其他捐贈器官的排拆感,會不會存在目的性地生下另一個健康的小孩來作為救命的工具?然後等這個小孩漸漸長大感到厭倦,再也不想老是被針孔扎、再也不想因為姐姐的病危而整日跑醫院,失去了一個作為人的感覺,對自己親生父母提出控告時,又會是什麼局面?

關於討論幹細胞的研究和「設計出來的寶寶」,是醫學團體爭論不休的話題,在現代優生學與尖端醫學科技大幅躍進之後,倫理是不是還受到重視?為了擁有優質的下一代、要為了逃離疾病所帶來的悲傷恐懼,我們又是否可任意操弄基因而複製生命來實驗?至今仍各執一詞。

不過結局太意外了,大家都覺得一切都和平落幕收場時,主角卻提早走了。是個悲傷的故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tna 的頭像
    itna

    小武新聞台

    it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