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記錄片拍得很多,也越拍越好。像是之前的「練習曲」帶起了單車和環島的風氣,「翻滾吧!男孩」讓人知道體操選手培養的艱辛,「無米樂」紅了崑濱伯,也讓我們明白做事人手上拿的一根根稻穗,是用多少的汗水換得,付出與報酬之間的不成比例,以及目前正上檔的「態度」,拍下了台啤籃球隊的點點滴滴。

而「舞台」,是看完星光傳奇,心裡頭冒出的感想。

如果沒有舞台,他們不會知道唱歌原來並不輕鬆,有這麼多缺點需要改進與琢磨;
如果沒有舞台,他們不會遇到台灣各縣市會唱歌的高手;
如果沒有舞台,他們不知道自己居然有機會可以上電視證明自己、光耀家族;
如果沒有舞台,他們也只是為著生活忙碌奔走的一個小市民……

「星光傳奇」不知能不能算上一部紀錄片,但導演確實是跟著這群孩子們奔走,用鏡頭紀錄他們的生活,喜悅與難過。

「超級星光大道」是這兩年電視圈最大的奇蹟,在網路各種媒體分瓜大家的眼睛之際,這個節目能一把抓起大家的注意力,每個星期五晚上守在電視前面,看著一個個參賽者、踢館者,在舞台上高聲唱、用力舞、接受批評與血淋淋的分數宣判。這個舞台給了愛唱歌的人一個發揮夢想的希望,於是我們看到一群一群人前撲後繼地在大太陽下排著人龍參加百人初選,唱幾分鐘幾秒鐘,只為了能換得站在星狀舞台的機會。

電視播出前的畫面很美很緊湊,那是經過了綵排、錄影、剪接所美化出來的效果,實地參加錄影時就知道時間很長,台前台後的選手為了每周的錄影也是各各卯足了勁,練習再練習。而離開這個舞台私底下的他們,和你和我以及每個平常人的生活與感受,差不了多少。也是素著一張臉坐著公車、統聯、火車南北往返奔波,T恤、牛仔、鴨舌帽,
載著耳機嘴裡啃著小麵包,不時看看PTT鄉民的回文,也是要按著課表去上課上班,或者跟著家裡的人作活動。當然也會看著蘋果的新聞大笑,在化粧間八卦地問著當事人:「欸,這是真的假的!身材還不錯嘛,蠻敢露的喔!」。

從好學生林宜融、曾沛慈,和土根性很強的賴銘偉、黃美珍,以及從小失怙失恃個性獨立的梁文音,空姐佩瑤,創作人如昀,舞后小黑妞,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齊聚這個舞台,也帶起了幾個家庭,甚至是族群、歌迷,聚集成一股強大的力量,用雙手撐著這個舞台的光芒。有實力平民能出頭,而非唱片公司重金包裝出來的草包偶像,也是這個節目受歡迎的其中一個原因。

淘汰、崩潰、再成長,是除了金錢與名氣之外,每個參賽者在這個節目中收獲最多的東西,我們這些觀眾鄉民只能在旁邊喊加油喊不要哭,但唯有自己站上那個舞台,看著自己或戰友們所有的努力被一句「淘汰」而摒棄在外,眼淚就是這樣掉下來的。唱歌帶來這麼大的壓力,然他們面對每一次的淘汰,仍握著拳頭說:「我喜歡唱歌,我不會放棄」。如何去調適心情,慢慢走過去想開來超越自己,就是自己往前跨了一大步。

「我樂於承受」,很愛哭的沛慈這樣說。

我喜歡梁文音,我喜歡這部電影,我喜歡它所帶出的精神,但不希望做太多屆讓觀眾麻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tna 的頭像
    itna

    小武新聞台

    it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